七月的泸州,骄阳似火。为切实保障高温一线职工身心健康,纵深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7月29日,泸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瑶率队深入泸天化股份公司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同步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调研,将防暑关怀与改革动能同步输送到生产一线。
在泸天化尿素码头,刘瑶一行在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元柱的陪同下,向战高温、斗酷暑的一线职工发放防暑降温包。慰问中,刘瑶与职工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作业环境防护措施,并叮嘱要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强化防暑降温保障;要求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筑牢夏季安全生产防线。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廷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随后召开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调研会。赵元柱系统汇报了企业产改工作四大亮点,同时,他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五大挑战:工资体系与行业特性存在适配性矛盾、岗位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结构失衡、员工老龄化加剧关键岗位断层风险、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且政策支持缺失、2025年生存压力对人才队伍的冲击。
廖廷君强调,产改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凝聚了发展共识,稳定了人才队伍。针对现存问题,他提出要建立“成建制”化工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建议将该事项纳入市级重点工作范畴。下一步,企业将聚焦人才战略,实施“引育留”三位一体工程,既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留住核心骨干,更要构建阶梯式培养机制培育高精尖技术人才。
刘瑶对泸天化产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企业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搭建建功立业平台等五个方面成效显著。针对下阶段工作,刘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持续深化劳动经济权益保障。通过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创新福利保障模式,切实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二是要着力壮大产业工人队伍。通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劳模工匠选树工程,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她特别强调,泸天化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着力培育省市级技术能手、四川工匠乃至大国工匠,为泸州“西部工匠城”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化工产业人才。
此次活动既是对高温作业职工的深情关怀,更是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深度推动。公司工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同企业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工人权益保障体系和发展平台,为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